第493章 编写扫盲教材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笔趣阁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93章 编写扫盲教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3章 编写扫盲教材

  王文龙和章湟一路闲聊,还没走出院子,身后张鼐就追上来:“建阳先生,稍等稍等。”

  王文龙问:“世调有何指教?”

  张鼐笑着说:“我对那天主教没什么感觉,只是昼则叫我主持民党学校,急需人才,我想以民党学校山长的身份,向建阳先生发出邀请,请建阳来我们民党学校任职。”

  “荣幸之至,只是我恐怕没有时间长留于南京。”王文龙回答。

  “这不碍的,”张鼐道:“只要先生能够到学校中做一二会讲即可,民党学校这几个月就要建立,我已准备招收学生,建阳若是近段时间都在南京,可以到学校中开些会讲。”

  王文龙点头道:“可以。”

  虽然会上争吵不休,但是民党想要成立自己学校这个案子最终是定下来了,民党学校和物理社合办,民党现在经费充足,直接在南京城郊购买土地,至于学校的先生,物理社中许多人员愿意充任。

  不过一个学校只有办学地点和师资力量终究还是不够的,王文龙询问道:“学校所用的教材确定下来没有?”

  “我正想找先生商量此事,先生说用拼音之法一年之内就可使不识字之人学会读书写字,此话是真吗?”

  张鼐对此颇为关心,他对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比较深入,已经意识到民族主义的受众主要是小手工业者和商人和小读书人。

  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不识字,但却是支持民党的主要力量,如果民党的学校有扫盲的能力,许多手工业者和商人都会愿意加入,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民党的壮大都会有相当大好处。

  王文龙点头道:“正如我所说,用拼音之法一年时间若是勤学苦练,不说能够读四书五经,但起码的文字读写是能够达到的,不过具体要如何实行,还需要考虑出一套拼音方案,另外就是编纂配合此拼音的字典。”

  王文龙想了想,对叶昼则说:“昼则兄,不如我来编一套教学拼音的教科书,另外再为咱们学校各编一套入门的数学、科学教材,专门给低年级的学子开蒙如何?”

  “建阳愿意动手,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叶昼则笑着说道,“建阳编书的本事天下闻名,若是能够得建阳亲自编写教科书,肯定是上品水准。”

  王文龙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为民党的学校编一套教科书,他想的是弄出一套符合初学者水平,可以让外行人看了之后学会简单识字算术、稍微入门科学的扫盲教材。

  民党的根基在士商阶级,这个阶级越强大,大明走向市民社会的基础就越强,而士商阶级想要强大,打破识字率壁垒,使他们能够在文化上联系在一起就是必走的一步。

  王文龙在脑海里搜寻了一遍自己所看过的书,想道这时大多数明人对于数学以及科学的认识水平也就和后世未经教育的文盲差不多,民党学校要招收的学生如果到了成年还不识字,在后世也就相当于是上扫盲班的水准,最终王文龙决定使用后世的全国扫盲教育基本课程教材作为自己编教材的参照。

  王文龙前世做过新中国六十年代扫盲的介绍视频,在当时所查的资料中一番寻找,他选定了一套福建省扫盲编委会所编的扫盲教材。

  这是二十一世纪以后所编的扫盲教材,当时新中国的扫盲工作已经接近完成,这套教材虽然没有被太广泛的使用,但却是站在整個新中国几十年扫盲经验的巅峰,综合所有扫盲教育时所遇到的问题,最终结晶出来的一套著作,绝对算得上深入浅出,有相当强的实用性。

  这套教材分为三册,分别是教授学生识字,发音,阅读和写作的《生活中的读与写》,教学生打算盘和加减乘除等基本数学知识的《生活中的数与算》,以及介绍一般法律常识还有物理化学知识的《生活中的知与能》。

  这一套书放在二十一世纪扫盲办都撤销的年代已经趋向成为屠龙之术,但是此书总结了几十年新中国扫盲的经验,有大量参与扫盲的老专家加入编纂,当年了解过新中国扫盲历程的王文龙资料时看到这一套书就不禁惊为天人。

  只靠这套书肯定不足以满足三年全日制教学的内容,但完全可以用作第一年两个学期的启蒙读物。

  学生用一年时间学完这三本书,基本就具备了后世小学到初中水平的识字算术和科学素养,放在万历三十四年的关口,已经算得上是这个世界的有为人才了。

  整个新中国的扫盲过程,也可以看成一次大规模的,对于成年人教育方法的摸索过程,成年人不比小孩,思想已经成熟,想要接受新的学习内容非常困难,并且平日还有正常工作,只有在业余时间才能参与扫盲。

  当年新中国对于扫盲的要求也非常高,工人的识字标准要求为两千字,农民的扫盲标准也要求为一千五百字,这样的识字率已经大体上能看懂浅近通俗的报刊。

  而此时的江南农村农民家的孩子,只要稍有余钱也会送到私塾里读一两年书,但是由于这年代教育方式的落后,一年时间连千字文都学不下来,识字数不超过一千,还达不到后世扫盲的标准,也就是能写个自己名字,看懂地契的水平。

  新中国的扫盲,是一项绵延了二十多年的运动,扫除文盲一亿五千万人,到新世纪以后,青年文盲率已经降至百分之五以下,这绝对是中华文明史上旷古未有的伟业。在这一运动中,几十年间各扫盲办和专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说在整个人类史上都独树一帜。

  和此时的识字课本一开始就“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教千字文不同,王文龙打算编撰的《语文》课本按照《生活中的读与写》的体例,开篇先教拼音。民党的成立地点在南京,而此时大明的官话也正以南京官话为基准音,于是王文龙先找叶昼则校正出了一套南京官话拼音,民党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之中,需要从识字开始学习的,大多数也都是南京本地人,南京官话拼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